心理测试找人脸
心理测试人机对话
心理测试人机对话
一、人机对话:人才测评领域中的新变革
信息化是一场革命。它带来人与人之间交往方式的改变和人类思维方式的转换。因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往的产物。”信息社会、网络社会、虚拟空间的兴起,加强了人们之间多方面的交往,促进了人们丰富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对于人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信息化创造的“虚拟实在”环境为人们的角色实践提供了绝好场所,人们可以在其中进行“角色换位”,把自己假差猛旦定成不同的角色,体会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情感并按自己理解的角色规范进行角色实践,并通过网络社会的信息反馈验证自己的角色行为,把握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扮演各种角色的尺度。概言之,信息化带来交往方式、生存方式、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变革,为人格、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也带来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范式的重大转换。
信息化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就是HR流程的“e”化。各类人才测评软件的开发与运用,是其中的一道道风景线。这些建构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高级程序语言、多媒体技术等基础之上的测评工具,不仅将一般的测评手段“e”化,更使之得以建筑在强大的技术平台之上,大大提升了一般人才测评方法的应用范围。直截地说,人机对话就是一般人才测评的理论与方法在计算机和网络中的实现,这一再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信息技术取代人的操作时,它使测评任务或流程自动化;当信息技术拓展人的工作时,它使测评任务或流程信息化;当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重组时,它使测评任务或流程发生根本变化。
一般的人才测评,需要在一种真实、身临其境的刺激-反应条件下实现。然而,在实际的人才测评中,这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因为现实中的许多情景可遇而不可求。比如地震、山洪暴发等突发事件对个人应急能力的考验,就具有不可预料性。有些情景即使能够刻意制造,也代价甚高且会对测试双方构成威胁,比如针对飞行员的培训和测试。这些局限性在其他领域中同样存在,并促使人们发展现实模拟情景的新途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历程能够在虚拟空间大行其道。人机对话测评,正是对信息化对测评传统理论与方法挑战的响应。它不仅能够使得受测对象获得自我认知,还可以使之在对话过程当中获得学习经验;它不仅虚扰仅是一个测评的过程,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由于人机对话具备众多其它测评方式所难以具备的优点,故而获得了各方面的普遍认同。这从网络测评的风行可以窥出,它折射了大众对人机对话测评的认同和参与。近年来,人才测评界推出了众多针对不同测评对象的测评软件。测评技术中的心理测验、专业笔试、系统仿真及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都在人机对话中得到初步实现。所有这些,都昭示着人机对话在测评中运用的广泛前景。
二、人机对话:对一般人才测评方法的提升
一个常有的误解是:人机对话不过是把人才测评的方法搬到知运计算机上罢了,看起来似乎和一般人才测评方法的运用(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为基础)没有什么不同。的确,以往人才测评各方法的运用,多以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互动为基础,即使是纸笔测评等貌似间接互动的测评,也不过是借助一种或几种中介物来进行“刺激-反应”式测评。这种测评的直接互动基础从哲学的角度——尤其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广义划分类型看,是有其局限性的。因为传统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为基础,在这种社会,通过直接的人——人互动的镜子,确实能够较准确地反映“镜中之我”。但在信息化时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本质特征转化为以人对物的依赖为基础。在这种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以物——人——物的互动为基础。从表面看它反映的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但其实更深刻地折射出人——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在信息社会,这面镜子就是“虚拟实在”(钱学森称之为一面“灵镜”)。表现在测评手段的变化上,就是以网络化、信息化为基础的人机对话测评方式的崛起。不过在人机对话的背后,人机关系的背后,依然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作祟,只是这种社会关系通过虚拟空间表现出来而已。
无论是从设计过程、运作程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测评结果解释、解释的话语系统等外在方面进行比较,或是从测评的理论依据与技术基础审视,不难看出:相对于一般的人才测评方法,“人机对话”方法并不是一种特定的测评方法,而是诸多人才测评方法在计算机上的再现。它能够实现对一般人才测评方法的综合,并为之提供更广阔的施展舞台。这种再现凭籍的并非纯粹的技术,而是出于对新的社会互动基础趋势的把握,出于对一般测评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在信息时代应有的改造。一般的测评方法如面试、公文处理等,固然各有相对的优势和适用的领域,但也有着共同的缺点,而人机对话,则正好能够从各个方面对之予以提升:
其一,经济上的制约。有些测评方法之所以被认为是适用于“高级人才”测评,不仅仅在于它是多么科学、典雅、可靠,而常常出于一个很现实的考虑:经济原因。例如,评价中心技术集无小组讨论、公文处理、结构化面试等测评方法于一体,整个实施过程要耗费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且对施测方的要求很高。简言之,经济因素决定了许多人才测评方法实施的难度,制约了其适用的范围。而人机对话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化解类似的窘况。人机对话测评系统由于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情景模拟能力,能够模拟现实中的诸多测评方法,使测评能够随时随地大规模进行。规模效应首先带来的是测评经济成本的节约和机会成本的降低。
其二,人为因素的干扰。人才测评的`客观性、科学性,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测评方法的适当选择及正确运用。不过,有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和方法本身无关,却只和方法所运作的技术平台相关联。譬如,人才测评追求信度、效度的努力一直都在进行。如何在测评中最大限度地做到价值中立、过程客观、程序公平,往往令人头疼。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高考录取。其间的制度措施不可谓不多,但往往难尽人意。自实行网络远程录取和网上录取公示制度后,那些曾经伤心的故事就很少发生了。人机对话对许多测评方法的境界提升,就表现在这里。它能够在事先充分考虑人为因素的干扰,采取技术手段予以屏蔽和排除,并“逼迫”整个测评的理念与制度发生变革;而另一个关键好处是:它即使不能够完全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至少也能够明确测评的信度与效度究竟如何,该怎样不断改进。一句话,在不可避免的谬误面前,人机对话能够使我们比较容易地明白:错误的幅度有多大,犯错误的概率有多大,规避的关键措施在那里。而这些,都曾不同程度地困扰着一般人才测评方法。
其三,作坊式运作的尴尬。一般的人才测评,即使是对众多测评方法的组合运用,往往摆脱不了作坊气息。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说一般的人才测评方法无法不建立在经验、直觉的判断基础之上。经验和直觉是很重要的,但又是远远不够的。譬如,一个老农民通过嘴巴品尝出哪种玉米是土玉米哪种玉米是杂交玉米,和一个研究者通过基因测试对这两种玉米品种的鉴别,结果似乎是差不多,他们都鉴别出了玉米的品种,前者的过程或许还更快更直接。但其中科技含量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些测评基本上不能够获得准确而详尽的数据,更不用说建立测评研究的数据库了。这就决定了传统测评的实施不能够循序渐进,测评各方法之间的组合常常貌合神离,难以获得整体合力。表现在测评领域,就是测评各行业间各自为政,老死不相往来;各类人才测评的常模难以建立;种种测评获得的宝贵数据闲置而不能够共享;人才测评在各性别、各年龄、各地区、各行业之间缺乏定量比较……。由于没有强大的人才测评数据平台的支持,作坊式测评年复一日,难以和国际接轨,不能和国际交流、竞争。譬如,几个著名的西方测评咨询机构之所以能够所向披靡,很大程度在于其实践的背后各有长期积累的数据平台的支撑。而反观国内,分割式测评、单一化测评、游戏式测评,比比皆是。这种现状制约了测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机对话”测评方式的运用则可能逐步摆脱这种伤感的局面。因为它能够不断地收集测评数据,形成强大的测评数据库;它能够实现网上测评数据的交换,为测评提供数据支撑,使测评从间断流程转换为连续流程……。一言以蔽之,人机对话是使作坊式测评迈向数字测评时代的前奏。
其四,应对时代召唤的困惑。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人才测评提出了新视角、新思维,也带来了测评方法的新问题、新思考。例如,网上办公的流行,数字化社区的建成,信息化政府的建设等,已经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它呼唤着测评方法、内容、形式的新发展。人机对话则为响应这一挑战提供了新思路。一般的人才测评方法,尤其是心理测验的方法,在人机对话中的运用是很广泛的。这不仅是因为心理测验的量表比较容易实现人机对话,还在于心理变迁作为现代社会高速变迁的折射,常常在人自己身上反映得更深刻。 在一个转型的社会,最深刻的变化莫过于人的变化。人才测评要抓住根本,就要看到:人的根本就是人自身。信息社会的人才测评需要适应人自身的深刻变化,就必须对测评的动态性、追踪性、人性化、服务性、便捷性、简捷性、长期性、指导性等作出响应。而这诸多的新要求,恰恰是一般测评方法捉襟见肘,难以应对的。人机对话及其技术的发展,则为测评领域中这些难题的解决提供了部分答案。网络交往的动态性、人机对话的交互性、人机界面的日渐人性化、计算机数据处理及仿真模拟能力的日益强大等,使得一般的测评方法在人机对话中不断获得新内涵、新形式。譬如,针对领导人才素质测评而运用的公文处理测验,就应该而且可以在网上实现。因为许多政府机关已经实行了无纸化办公,它和传统的公文处理有很多不同之处。从长远看,这就不仅仅是改变测评内容所能够胜任的了,它必须转向人机对话这种测评方式。
三、人机对话:理论依据及其特点
人机对话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表现,它同样有自己发展中的理论依据。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正确认识人机对话测评的相对优势及其可能的缺点,不无裨益。在一般人才测评方法的理论假设之外,人机对话所凭籍的理论依据还包括:
认识心理学理论。认识主义心理学靠造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反起家,带来了心理测验理论的新发展。 它使心理学和计算机结合,产生人工智能这一全新的领域;它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人的心理过程,较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假设已经是大大前进了一步,使测评的假设由“刺激??反应式”转化为“产生式”;它借用了信息论、控制论和计算机、仿生学等新兴学科的理论,将人才测评置于更前沿、更科学的领域;它使心理测验回归到被遗忘的语义阐释的传统当中,重新审视传统的测评观点并将其在计算机上“复活”……。认识心理学理论在人机对话测评中的应用,拓宽了测评的视界,更新了测评的方式,是对实证主义测评范式的扬弃。所有这些,使人机对话作为一种测评方式的转向,具备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非智力理论。人才测评发展的新趋势是越来越注重对非智力因素的测评。实践智力概念的提出,就是显例。按照斯腾伯格提出的三种类型的智力理论,人的智力有三种类型,即:①合成智力。即在一个有结构的和定义完好的上下文中解释信息的能力;②经验智力。即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从变化的情景中解释信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情景智力。即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及操纵谈判系统的能力。 非智力理论为人机对话的运用提供的理论支持在于:一般的测评方法只能够在简单的文字、图片上假设情景,局限于合成智力及经验智力的测评,而人机对话则使非智力因素的再现和测试成为可能,使得人才测评具备更广的维度,更富层次性,更有针对性。
项目反应理论。为实现最优测评设计,项目反应理论的做法和经典测量理论是不同的。 它能够事先估计好所测能力范围内的估计标准误和拟编测验的信息函数,然后从题库中选择所测能力水平的题目。这为人机对话实现测评的个性化奠定了理论基础。计算机替代手工自动控制测评的测验精度,平衡题目内容和题目类型,调整测验篇幅,实现题目的自动选择;人机对话能够快捷地达到测评的最优化目标:测验篇幅最短;测验信息函数最大;测验离差最小;测验时间最短;测验信度最高;实得分数分布与目标分数的分布的拟合度最好。人机对话的许多优点奠定在项目反应理论之上。譬如,它能够实现计算机化的适应性测评,随时使得后面的测评题目的呈现依据前面答题的反应情况来决定(传统的适应性测验的做法是改变起止点,极其笨拙);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测评对象确立不同的常模等等。项目反应理论使得人机对话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人机交互作用理论。人机对话中的测评主体和客体能够相互学习,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机交互作用。人机对话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利用人??机交互作用的沉浸性,根据测评客体的反应不断学习和选择不同的模拟情景,有针对性地施加测试项目。仿真、实时、主动型的计算机三维动态图像、声音使得测试成为动态的交互作用,给予测评客体逼真的效果;测评能够实现自助,实时监控,适应自助式开放训练教室的要求,自行选择时间进行自助训练,消除测评客体的精神负担,提高测评质量。人机交互作用理论消解了那种认为只有直接的面对面的测评才是可靠和可信的偏见,为人机对话的合法性提供了新依据与新辩护。
人机对话所依赖的技术特点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测评的特点。不过,人机对话的特点远远超越了纯粹技术的范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人机对话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测评理论和技术的进步正朝着情景化的方向发展,有着浓厚的现实导向和实践导向,力图测评人在真实环境中的面貌。人机对话的特点,也围绕这个方向展开。具体来说,人机对话测评方式的特点表现为:
(1)测评的形象性。专家人工智能装置、模拟系统的运用使得人机对话测评生动、直观,提高了人才参加测评、考核的兴趣和热情,克服了因测评主体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2)测评的简易性。人机对话测评可以提炼出最简捷的测评项目,最大限度地涵盖测评要素,特别是仿真模拟装置可以将复杂的测评要素、项目经过科学提炼、归纳,使之简单化、科学化,更容易操作化和评价,实现测评设计的复杂性与测评结果的简洁性的统一。(3)测评的安全性。人机对话测评的量表、测评的项目建立在大量的题库之上,测评的数据具有层级的保密性;测评能够加入测谎内容,并注明测评结果的适用范围和应当注意的事项;(4)测评的科学性。人机对话测评,能够随时检测测评的信度和效度,确保测评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可以排除人为因素,使测评成绩真实可靠,作到公开、公正、公平,提高测评和诊断的质量。人机对话获得的大量数据,为以后测评的不断完善打下基础,使测评保持连续性。(5)测评的经济性。人机对话测评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节约培训时间,降低成本。(6)测评的实效性。人机对话测评能够在人机的互动中实现双方的学习。它既可以集测评与评价与一体,在测评之后能够马上打印测评结果;又能够实现测评与评价的分离,将测评结果交于专家进行点评,保证测评结果的合理合法运用。
四、人机对话:应当注意的问题
人机对话不是万能的。人机对话本身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手段的不完善、人机对话测评的局限性、人机模拟与实践的差异、人??机系统中人的因素依然占主导地位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人机对话还存在诸多问题:
其一,信息化是一面双面刃。首先,计算机自适应测验虽然使测评过程化繁为简,化重为轻,化多为少,却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工作转化为数字化、符号化的选择与圈点。测评越来越变成对图表等符号的解读和解释,测评的世界越来越为这些物化的数字符号所制约、消融,测评双方的互动隐退于这些数字符号背后,所有这些很可能造成对测评主体的语言能力、思维创造能力乃至道德判断与选择力等不同程度的误读。此外,在自由的电子网络空间中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的不一致,在同一电子网络空间中这种人格和那种人格的不一致,这种人格的“自我同一性”在人机对话测评中可能被打破、被分裂、被扭曲的现实,可能引发测评中的多重人格和人格分裂现象,导致测评的紊乱。
其二,信息淹没和排挤测评。人机对话能够产生大量的数据。倘若不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娴熟的专业处理,往往会产生信息迷乱。表现在人机对话中,就是过度的测评信息淹没和排挤测评主体与客体,测评的手段消解了测评目的。用罗斯扎克的话说,就是:“信息,到处是信息,唯独没有思考的头脑……信息太多,反而会排挤思想,使人在空洞零散的一堆事实面前眼花缭乱、六神无主、无所适从”。 这时,信息“拜物教”、电脑“拜物教”产生了,信息作为主体异己力量与主体对立起来。信息化测评很容易使人们过于沉溺于测评的技术,忽略、回避测评双方在生活世界的感受与交流,混淆“人机关系”和“人际关系”,混同“现实实践”与“虚拟实践”两种不同的检验标准,造成测评目的与手段的二律背反。
鉴于人机对话在应用中存在一些误区,端正对人机对话的态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其一,要重视测评软件本身可能表现出来的问题。人机对话测评离不开测验软件的运用。软件的设计成熟与否决定了人机对话的成熟度。当前很多测评软件尤其是心理测评软件是从西方引进的,其理论和方法大都以西方心理学为中心。问题是,连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史家G。墨菲也不得不承认:西方心理学的大多数问题只有在西方历史??西方地理的、经济的、军事的、科学的背景??的范围内才是有意义的问题。据统计,西方人才测评软件的多达15000种之多。如果不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加以修订就直接运用,往往会出现问题。即使是自主开发的测评软件,也因为测试的原因,往往存在不好用、格式不统一等问题;至于设计思路上的问题,更会在人机对话中间接表现出来。据调查,现有各单位开发的测评软件在即时帮助、个人答题系统、团体数据处理系统和数据筛选系统等软件易用性的条目上,大多未能完全实现,测评报告不完善、功能模块不完整、保密性不强等问题,亟待解决。
其二,要防止过分迷信测评软件的倾向。任何测评软件都是基于一定的理论架构和特定的技术,不可能至善至美。所谓“智者溺于所闻”,人机对话在对“传统”测评方法予以超越的同时,也就埋下了局限的种子。如:忽略对面对面互动种种细节和处世态度的把握;迷信软件的程序而忽视测评主体和客体双方能动性的刻板思维;跨越了纸笔测验中的“语言陷阱”却有陷入“人机关系”陷阱的危险;网络模拟的沉浸性使得测评双方可能“梦里不知身是客,错把他乡作故乡”;偏信计算机得出的测评结果,执著于人机对话得出的数据而置测评常识于不顾……。所有这些倾向,都是值得警惕的。
其三,要防范过度的商业化取向。人机对话系统开发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人机对话的实施回报率很低,测验制作者或修订者得不到合理的经济利益,版权往往也受到很大程度上的侵害,得不到必要的法律保护。这样,不得不过度依赖人机对话软件及其测评来赢利,这却会吞噬其科学性与信誉,使人机对话测评急功近利,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难以引导测评工作朝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化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过度的商业化倾向在给人机对话带来过多利润的同时,也为它蒙上了太多的耻辱。如何在人机对话的专业性、易用性、规范性及商业性方面谋求平衡,尚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备案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范文(通用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码歼时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出现森闷,为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常常要提前编制一份优秀的应急预案。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我整理的突发环境应急预案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1
根据20xx年环保工作管理目标,我公司于10月20日进行了环境应急预案演练,演练按照预定的方案即《20xx年度双强化工环境应急预案演练方案》进行有序、紧张,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通过此次应急演练,为应急人员提供一次实战模拟,使应急人员熟悉必要应急操作,进一步增强了此模弯职工的应急自救能力,为真正的事故应急行动提供经验保证。在这次演练中,每个演练者都获得再次学习和提高认识的目的,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通过演练可以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并可以从中找出改进的措施,把预案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针对此次演练做如下全面总结:
一、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工作亲临布置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实施这次应急救援演练。此项工作从演练策划、前期准备、组织正式演练的各个阶段公司领导全面部署、安排周密、紧凑,整个工作实施全面控制。
公司演练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及成员,身先士卒对演练工作的全过程进行领导和指挥并参与演练方案的多次讨论和修订工作,而且还积极带头参加演练前的受训,为保证演练的时效性,各工作组长亲临现场根据实情考察,掌握模拟演练情况后对方案进行调整和部署。
总之,这次演练取得成功,完全得力于领导重视和支持及各工作组长的精心安排,从而体现我公司各级领导搞好环境安全的信心和决心;确保把环境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二、演练目的明确,预案策划周密
我公司从环境安全工作实际情况出发,经过认真研究确定本次演练的主要任务,其主要目的是验证应急预案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发现问题以便及时纠正、改进,使应急人员熟悉应急操作的整个程序,增强应急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通过演练所有人员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技能,了解所有危险的可能性及防范措施,使大家得到锻炼。一旦发生环境事故,懂得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如何去做等。从而提高全公司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确保应急行动高速有效地完成。
三、认真总结不足,持续改进提高
应急演练是在模拟事故的条件下实施的,是更加逼近实际的训练和检验训练效果的手段。也是检查应急准备周密程度的重要方法及评价应急预案准确性的关键措施。因此综观演练全过程,我们确实发现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引以为戒,不断进行改进和提高。下面将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1.发生灾害时应急疏散的过程中,应急疏散后应进行观摩,个别人疏散后就走了,参与性不足,观摩人数不足;
2.根据预先制定演练的要求,演练时要事先准备模拟用品并告知演练区域内的人员,在实际演练时水管有脱落,营救人员动作不够迅速,使演练的真实性打了些折扣。
3.应急演练的过程中,联络通信方面的装备硬件不到位,造成各工作小组及指挥部之间联络不够顺畅。
以上主要还是演练的组织实施中存在问题,从而使我们积累了演练的经验,为今后应急预案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借鉴。
总之,这次应急预案的演练,按照事先周密策划的演练预案顺利完成,达到了此次应急演练的目的。从而证明我们制定的应急预案中,报警及人员应急疏散程序是可行的。通过应急演练,使职工熟悉了必须的应急操作,进一步增强了职工防范意识和应急逃生自救的能力。
我们的应急演练工作虽然结束了,但我们为应急预案开展的演练工作却刚刚起步。为了不断提高全公司职工环境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以便在环境事故的应急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及时、有效,我们将经常性地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训练工作,以提高全公司职工的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环境事故危害,减少环境事故损失。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2
为确保我校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有关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减少伤亡,最大限度地减轻事件所造成的损失。
二、组织机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x
三、具体应急措施
1、疏散。当事故突然发生后或接到上级的环境污染的警报后,各位教职工必须遵守"学生优先,伤员优先"的原则开展疏散、抢救工作,帮助学生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2、清点人数。撤离到安全区域后,班主任应立即清点人数。
3、及时抢救。保持镇静,沉着应付,面对事故,决不能惊惶失措,手忙脚乱。事故现场的最高领导或组织者必须立即采取防护措施,组织教职员工开展抢救工作,有受伤师生即报120送医院救治。
4、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险情报告后,应迅速向环保、消防、教育等上级部门报告。在救治伤员的同时,要安排专人做好现场秩序的维持工作,以利于各种抢救措施的顺利实施。要尽快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到医院陪护。
5、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工作,维护学校和当地的安定局面,尽快恢复学校的'教学秩序。不要因事故本身导致其他不应有的事端。
6、要特别注意做好受伤学生及受惊吓学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调节工作,逐步消解他们的恐惧心理和其他不良心理反应。
本预案启动时间为:发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时启动本预案。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3
今年以来,我单位按照应急办的要求,认真扎实开展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对应急管理工作开展了自查,现将我站开展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建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强化工作责任。
1、领导重视。会议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按照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全面推进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2、建立领导小组。为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环境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建立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现场处置组,确定了各组的工作职责,强化了工作责任。
二、逐步完善环境突发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工作措施。
今年,坚持统一领导,按照分类管理,责任到人,分级管理的原则,在上级部门统一领导下,部门之间加强了的协同和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按环境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了应急处置工作流程,明确了各项工作措施,切实做好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三、强化应急处置队伍建设,组织应急演练
针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了强化应急处置队伍建设,与20xx年10月12日组织开展了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活动。
此次演练的目的在于:
1、在紧急情况下,启动应急预案,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处置环境污染事故,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好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通过此次演练,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完善应急环境下各部门协调配合机制。
此次演练应急办主任也参加观摩了我站的演练并对我们的演练做了总结性的发言,祝贺我单位演练的圆满成功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不足需改进之处:
1、加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队伍建设,将应急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充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
2、继续加强在应急演练预案的完善和培训工作,确保在真正发生事故时能够有条不紊的处置,尽最大努力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3、领导要重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应急预案演练工作要常抓不懈,确保万无一失。
通过此次演练,提高了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处置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切实保护群众、职工的人身安全和环境权益。
四、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目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①监测应急预案还不够完善,
②各小组之间的配合和对自己的职责还不够协调和明了,
2、整改措施
①继续完善细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②加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培训和训练。
今后,我单位将认真按照上级部门和应急办的要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改进不足,发挥长处,努力把我站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4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安全、有序,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盛州、县的总体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深化校园安全监管,加强学校的强应急疏散演练,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安全、有序。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我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对学校可能发生的入校袭扰、校园内发现不明物体(装置)以及突发事故、交通安全事故、校舍安全事故、食物中毒事故、传染病暴发流行、自然灾害、校园伤害案件等突发事件。
三、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工作职责
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工作职责
为做好我校安全保卫工作和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特成立学校安全保卫和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组。负责组织制定学校安全保卫和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对全校保卫和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组长:
副组长:
成员:黄秀春、龙春生、姚建华、贾宗友、向世忠、向成杰、孙延操王兴忠、龙海、各年级组、各功能室。
(1)组长负责全校安全保卫和反恐工作的组织领导、信息报送以及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2)副组长负责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现场控制、人员救治以及善后处理等相关工作。
(3)成员负责各系统的安全、法制教育,对多发、易发的安全部位和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
四、相关责任人任务分工
(一)以下安全要求由龙春生、龙海、王兴忠老师具体落实,分管领导向大文
1、校外周边30米内无乱设摊点,严禁学生在校外购买零食。
2、禁止学生乘坐摩托车、农用车上学,无证车。
3、严禁不良青年到学校周边骚扰学生。
4、门卫管理:上课期间实行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必须凭有效证件登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并报学校和派出所,学校财物出校门时,必须有一定手续,无手续,值日教师和门卫有权扣。
5、学生每期的安全、法制、教育。
6、各班有暴力倾向和心理偏差学生的控制和教育,分解到教师、班主任人头。
7、有安全隐患区域设置警示牌。
8、学校出入口设置交通警示牌、减速带。
9、学生下自习的监管由值周教师负责,组织实施。
10、加强学生应对火灾、地震等突发性事件的应急训练。
11、消除校内乱停放车辆现象,严防校园及周边机动车伤害学生事故的发生,教师机动车指定地点停放。
12、对校园周边社区精神病人、有严重心理疾并反社会人群的排查。
13、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治理情况报安全保卫和反恐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以下安全要求由孙延操的老师具体落实,分管领导向大文
1、定期检修保养教室及教师办公室电路。开关、插座、电扇等出现破损,必须立即更换。
2、定期排查校园危房,对教室及公共设施的窗玻璃、钉子进行专门排查。
3、小卖部食品安全检查与记录。
4、食堂食品安全(健康证、卫生、餐具消毒、食品采购索证、留样、各种记录等)。
5、防传染病流行,校园消毒工作。
6、消防器材设置,防火教育。
7、检查夜间校内照明设施。
8、校园、操场及周边道路平整、完好,排水通畅。
9、化学实验室中的易燃易爆及危险物品的存放与保管。
10、加强教师宿舍收费的管理。
(三)、以下安全要求由石安光校长具体落实
1、教职工中有严重心理疾病教师的排查及管理。
2、购置警用设备、保卫人员着装。
3、小卖部食品安全检查与记录。
4、教师体罚学生、语言暴力。
5、整个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以下安全要求由班主任具体落实
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到天天讲,周周小结,并做好记录。班主任要建立每个学生家长的联系档案。各班的班干部增加一名安全委员,协助老师进行安全检查监督,制止不安全行为。
1、班内设施(电线、电灯、电器、其他设施等)出现安全隐患上报并及时处置。
2、学生行为安全:严禁学生打架、玩火、玩烟花爆竹、锐刃钝器、私自下池塘游泳、到池塘边玩耍玩水、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课间追逐疯跑,做好自习课安全管理。
3、参与住校生安全教育与管理。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5
一、活动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不仅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损失,更严重的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破坏了人类赖以健康持久地生存的基本条件。
该活动希望在位的每一位居民的共同配合下,提高和加强居民对环保的认识,并鼓励居民以实际行动改善街道乃至社会的环境,共同肩负保护家园、保护地球的责任。
二、活动方案设想科学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林家彬认为,生态环境是重要的公共产品,应把这种认识作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专家认为生态环境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等公共产品的重要特征,因此当生态环境需要人为投入来加以治理和保护时,它就具有了公共产品的属性。
因此“环保”是一个全民性的问题,政府的政策与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公民对“环保”意识的提高,所以,这个活动方案侧重从每个家庭做起,从每个小角落做起,希望通过各项活动能真正让每位公民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共同保护环境这一公共财产。
三、活动方案的计划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街道绿化,人人参与
1、加强关于“环保绿化”的宣传力度,让人们在思想上给予充分重视,并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环保。例如:张贴海报、标语;广告宣传;组织街道环保宣传活动等;
2、街道领导可以与每家各每户进行商议,一起讨论如何改善街道的生态环境,如实行“门前三包”的制度,从而使环保活动可从每个家庭做起;
3、街道领导居委会组织群众进行一些“绿化”活动,例如:组织每个家庭的小孩参加植树、栽花活动;集资兴建“街道绿化小区”,“绿化带”;评选“优秀绿化小区”、“环保先进家庭/个人”等。
4、街道与街道之间可以进行活动交流,加强各方面的建设,从而把“街道绿化”的影响逐渐扩大,推向社会。
(二)大家行动起来杜绝“白色污染”
1、加强关于“白色污染”的宣传力度,让群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得到加强,从而可以让环保活动更顺利进行;
2、从自己做起,不但自己要减少用“白色污染”的物品,而且要对自己身边的人进行监督、同化,尽量减少“白色污染”;
3、认“环境标志”,选用绿色产品。
(三)“危险垃圾”零排放
“危险垃圾”主要包括用过的电池、胶卷、注射针管以及用剩的药品、油漆等。
1、街道派专人上门收集,收集人员将收集到的“危险垃圾”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以尽量减少“危险垃圾”的流失;
2、在商店和药店等处设收集箱。这些垃圾收集后将被送交指定的机构集中处理。
(四)“节约”行动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不要让水空流;
2、阻止滴漏—街道要实行定期的检查、维修水管,水龙头;
3、随手关灯—省一度电,少一份污染;
4、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使用节能灯;
5、控制噪声污染—让我们一起来互相监督。
四、活动方案的预算计划
因为该方案是侧重从家庭做起,所以所需经费不会太多,主要的资金可以分配如下:
1、购置一些果皮箱,清洁车等(约800元);
2、购置一些树苗,花苗,花盆等(约500元);
3、环保活动及评选所需的经费(约1500元)。
;